一、调查犯罪事实
1.1 收集证据
诈骗立案的第一步是收集证据,要尽可能的详细全面。需要搜集的信息包括:受害人的身份信息、被害财物的详细情况、相关人员及被害人之间的联系信息、被害人损失的数额、诈骗者的身份信息等。1.2 汇总证据
收集好的证据要经过汇总,把每一条证据与其他证据联系起来,形成完整的事实证据链。这一步要耐心认真,尽量准确描述案件的发生背景,做到证据一致、无歧义。二、确定诈骗行为
2.1 识别犯罪种类
诈骗行为可以分为财产诈骗、以特殊手段诈骗等,要先按照犯罪事实准确划分犯罪类别,以便于构成诈骗罪。2.2 确认诈骗行为的立案标准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第八十六条,诈骗罪要求被害人因受骗而遭受重大损失,损失金额不少于人民币三万元,或者按照法定标准计算,损失金额应当达到三万元以上时,才能被立案侦查。三、向公安机关报案
3.1 准备材料
向公安机关报案前,要准备好相关材料,包括:被害人的身份证明、受害财物的证明、事实证据证明、损失金额的证明等。3.2 报案去向
向公安机关报案时,要先把自己所在地的派出所或公安分局作为报案去向,由公安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报案的具体去向。四、提交申请材料
4.1 申请材料
申请立案时,要提交申请材料,这些材料包括:报案书、证据材料、损失金额的证明等,以及受害人对案件的描述。4.2 材料准备
准备申请材料时,要把犯罪事实及相关的证据材料准确的描述出来,让公安机关能够清晰的了解案件的发生背景,以便依法判断是否可以立案。五、立案侦查
5.1 侦查结果
5.2 法律效力
经立案侦查的案件,被认定有犯罪嫌疑的,公安机关可以根据证据充分的程度,适用拘留、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,为案件的后续审理提供司法依据。总之,要诈骗立案,首先要准备足够的证据,确认犯罪类别,判断损失金额是否符合立案标准,然后准备好报案材料,报案后向公安机关提交申请材料,最后经过立案侦查,有效解决案件。